close

201803301439

臺北市人口密集,人與人的接觸較為頻繁,且職場與校園眾多,台北市衛生局提醒,要預防結核病可從「環境通風」、「早期篩檢」和「預防性治療」等三大面向著手。 經常保持所處環境的通風,增加室內新鮮空氣的交換。室內通風是最簡單,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方法,因為臺灣地處亞熱帶,尤其高樓大廈林立的臺北市,夏冬兩季為保持室內恆溫,門窗緊閉,如果空氣中含有結核菌的飛沫或懸浮粒子就提供了結核病傳染的最佳環境。 改善空氣品質的方法如下:一、養成隨時開啟窗戶之習慣,對於通風不足之空間,也可用風扇協助換氣;二、室內人與人座位間距至少一個人寬,避免過度擁擠;三、若為密閉式無法自然通風之空間,使用空調系統時,注意外部空氣應能與室內空氣循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提醒,結核病主要的傳染途徑為藉由飛沫或空氣傳染,結核病患者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約一至五μm大小帶有結核桿菌之飛沫,若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就有可能感染,利用保持室內空氣通風及改善環境能稀釋帶菌的空氣濃度,降低被傳染的機會,只要平時多一分留意,結核病就不會找上門。 早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臺北市亦提供社區十七場免費X光篩檢服務,提醒民眾要定時進行胸部X光檢查,或留意結核病早期症狀,平時以七分篩檢法進行症狀監測,咳嗽兩週兩分,有痰兩分,胸痛一分,沒有食慾一分,體重減輕一分,當上述症狀達五分以上,建議趕快就醫檢查,以即早診斷及接受治療。 對於潛伏結核感染者,以預防性投藥減低未來發病的風險。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若檢查結果為疑似肺結核時,民眾也不須過度驚慌,請儘速至醫院複查並配戴口罩,結核病正常服藥六至九個月就可治癒。

保持室內通風 降低病菌感染機會

台北徵信社

他到底愛不愛我?來徵信社諮詢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pogaei 的頭像
    Wpogaei

    Wpogaei的部落格

    Wpoga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